今年高考出分后,学霸似神仙打架。
浙江女孩王奕文高考语文137,数学149,外语143,物理100,化学98,生物99,总分726,堪称逆天!
王奕文在分享学习高分秘籍时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
1、做好时间管理,高效学习;
2、抓牢课堂基础;
3、稳住心态,不要过分焦虑,能把正常水平发挥出来就是成功。
父亲在分享教育经验时启发所有父母要重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从文言文到现代文阅读,都体现出未来大考的一个趋势——强调读题审题的情境化命题越来越多,读题漏点、答不到点上,稍有不慎就是大面积失分。
不只是高考,中考的阅读部分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不仅出现了8分的大题,题型设计也更加灵活多变,强调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个性化解读。考试难度加大,要求学生兼具阅读底蕴与批判性思维。
22年全国高考作文的“红楼梦”、“围棋三手”还历历在目,让诸多考生直呼“爆难”、“明年复读见”,活一大型劝退现场...
不仅如此,大考难的同时,新课改还不忘把语文课时占比提高到榜首,中考录取也是同分看语文。
可以说,语文大考之所以变难、新课标做出一系列调整,本质上是近年改革对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学习,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思辨性学习将成为主基调,靠刷题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而阅读思考“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将极大地塑造孩子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认知能力。
小学、初中阶段,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不仅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更是孩子复杂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这也是为什么,阅读成了多数高知家庭的教育首选,成为考试考查的重中之重。
叶圣陶曾说:“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深以为然。从历届中高考学霸采访中都能发现良好习惯的影子,让人不禁感叹:
流水的学霸,铁打的好习惯。
天赋异禀的孩子,靠天;普通孩子,还是要靠陪伴和引导,让孩子爱上阅读,并培养孩子正确的以思考为内核的阅读习惯。
学霸的父母表示,孩子很少去补课,好成绩主要得益于从小为她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评价她是班上最善于提问的孩子。
这正是学霸拉开孩子差距的关键:学时尽力,志在弄清楚每一个问题,玩时尽兴,又能收放自如,拒绝沉迷。
著名教育专家曾说过:
“孩子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
过度的保护不是爱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早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狮妈妈就带着小狮子去爬山。
狮妈妈大步走在前面,小狮子一路踉跄跟在后面,就在他即将登顶时,却被狮妈妈用力一推,滚下了山坡。
小狮子伤痕累累,独自忍着疼痛,再次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在这过程中,无论小狮子如何呼喊,狮妈妈始终在山顶等着,没有下去帮助它。
终于!小狮子爬上了山顶,来到了妈妈身边,一起欣赏眼前辽阔的山色。
初看这个故事可能会疑惑,狮妈妈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孩子推下山呢?
其实啊,狮妈妈这么做,是为了锻炼小狮子的独立能力与生存本领。
这就告诉我们:
“父母要想孩子形成独立的能力,就要适当地放手,允许孩子试错。”
允许孩子“有效犯错”
给大家讲一件真实案例:
上周日我在午睡,突然闻到很浓的焦味儿。
走进厨房一看,灶台上到处都是面粉和奶油,水槽也堆满了碗碟,而女儿正手忙脚乱地切着草莓......
我的血压立马就飙升了,就在我怒冲冲地走向女儿时。
她慌张地放下了水果刀,还差点弄伤自己。
这时我想起了“能力形成四步法”!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温柔地对女儿说:
“媗媗,你是不是害怕妈妈批评你呀?别担心,只要安全,妈妈都是鼓励你去尝试的,妈妈永远支持你!”
女儿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
紧接我又对女儿说:
“宝贝,刚刚的蛋糕是不是烤焦了呀?没关系的,你再做一次好不好?”
女儿看着我,信心满满地说:
“好!我这次一定要成功,让妈妈知道我的厉害。”
出乎全家人的意料,女儿最终做出了一个美味又漂亮的蛋糕。
带动孩子共同成长
我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好奇地问女儿:
“媗媗,你今天怎么突然想做蛋糕呢?”
女儿吞吞吐吐地说:
“妈妈......我看你最近工作压力好大,所以想给你做个蛋糕,让你开心一下。”
我的眼眶瞬间噙满了眼泪,没想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父母从小狠抓以下四点,养出好习惯,教出好孩子:
1、行为习惯:
从今天起,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日常行为习惯,尽量让孩子做事、学习有条理。
比如多任务处理时,按照重要程度以此完成,学习时课本叠放整齐,书和练习册分类摆放,学习时保持桌面干净,尽量不放和学习无关的物品。
2、学习习惯:
语文和英语平时注重积累,多读、多写、多练字、多背诵、多摘抄、多练习写作;
学习之余,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常阅读,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人物、精彩情节,帮助孩子及时输出内容,为我所用,让他们于阅读中丰富认知,开阔视野,多思维看待问题。
3、考试习惯:
大多数学霸身上自带松弛感,摆正心态,无论小考、大考,都能从容应对。
教会孩子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不能过度重视成绩,也不要逃避成绩,而是将每一次考试都当做查漏补缺的机会,助力孩子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有所进步。
4、运动习惯:
芝加哥一所中学曾有一项实验表明:爱运动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
人们刻板印象中,认为学霸都是书呆子,可事实恰恰相反。
今年四川绵阳学霸郭雨坤高考成绩710分,学习之余,他非常注重体育锻炼,喜欢打球和骑车。
为人父母最大的远见,就是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有句话说的很对:有目标的人生是航行,没目标的人生是漂流。
饭桌上,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兴趣爱好,这两天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讨论之后,要让孩子参与目标设定过程,父母适当提出建议和指导,给予孩子自主决策权,允许孩子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节奏,提高学习积极性。
确立目标后,可以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小目标,这样能让孩子在逐步实现目标中,增强成就感。
实现目标过程中,告诉孩子,当你想放弃时,倒数123,三秒钟之后再坚持10分钟,你就是好样的,久而久之,孩子的耐力和毅力定会有所提升。
家庭教育的秘诀就在于父母闭上嘴,抬起腿,演示给孩子看。
浙江学霸邵奕佳高考成绩719分,三门满分。
她优异的成绩和父母密不可分,身为医生的妈妈工作很忙,但下班后依然坚持在家学习。
在妈妈的影响下,小奕佳从小就爱读书。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向孩子展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心态,多和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不为自己找借口轻易放弃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