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宁夏都市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衡水四院产二科早期识别果断处置让宫内窘迫胎儿平安降生

本报记者 刘国磊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如何筑牢这块“基石”?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把提升急危重症孕妇救治、完善孕产育生命线体系、构建缓舒美病区环境,作为破局拓新之势的重要抓手,以激发全院干部职工不断夺取高质量发展的新胜利,并为此作出了生动诠释! 

按照国家卫健委《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 (2021-2025年) 》部署,衡水四院扎实抓好妊娠风险防范、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安全管理、妇幼专科服务能力及群众就诊分娩体验的“五个进一步提升”,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针对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增多的趋势,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孕妇学校、互联网媒体等多种平台和方式,加强对育龄妇女科学怀孕的健康教育;针对近年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增多的情况,重点加强产科、新生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救治能力和协作机制建设;作为衡水市产科质控中心,加强妊娠风险评估等适宜技术培训,矢志不渝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识别高危妊娠和及时转诊的意识和能力,强力提升着我市母婴安全整体水平!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的急症之一,由于孕妇胎儿和胎盘的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胎儿在宫内缺氧和酸中毒,表现为胎心率及一系列代谢和反应的改变,并危及其健康和生命。 

对于此病症,早期发现、准确识别和果断处理才能保证母婴安全。这,也成为识别一所医院产科业务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 

近日,衡水四院产二科在麻醉科、手术室协同配合下成功救治了一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最终化险为夷,母女平安! 

胎动减少 孕妈突发宫内窘迫 

吴女士是一位头胎妈妈,怀孕39周零5天,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衡水四院产二科分娩。经产检评估其符合自然分娩条件,她被安排至产房待产,产程进展顺利,胎心持续监护中,医师陪伴着她安心地等待小宝贝出生。 

13时25分,情况突变,胎心突然最低降至80-130次/分,宫缩结束后胎心恢复较慢。2分钟后,虽然胎心升高,但是随着宫缩来临,胎心再次下降,最低至70次/分,并持续在70次—90次/分波动,不能恢复正常,胎儿危急! 

这一情况引起了医生的高度警觉,医生迅速报告产科主任南凤艳。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南凤艳考虑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不排除脐带因素所致,必须立即为孕妇实施紧急剖宫产! 

紧急手术 5分钟母女平安 

随后,吴女士经绿色通道被迅速推进产科手术室,手术器械、消毒、铺单、新生儿急救设备等均已准备妥当。产科南凤艳、王雅清、闫爱新,麻醉科医师李敏,手术室护士李用组成的手术团队动作迅速且有条不紊……一切快速有序地进行,急、稳、默契在这支团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4时22分,手术正式开始。打开宫腔后,南凤艳主任徒手入宫腔,上托抬头,立即将胎儿从宫腔内取出,发现胎儿脐带缠绕脖子。清理气道后,“呱呱呱……”一个体重3150克健康女婴嘹亮的啼哭声响起,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由于取出及时,新生儿并未出现窒息情况。清点器械、敷料,加铺无菌巾单,更换手套,手术继续顺利进行…… 

术后,吴女士在病房恬静地休息,丈夫目不转睛地看着婴儿床上的小宝贝,还不停地赞叹着对母子的高效抢救,“妻子是头胎,当医生通知签 《手术同意书》 时,我挺担心的,没几分钟就告诉我孩子顺利平安出生了,非常感谢医护人员保母子平安!” 

沉淀、积累和团队协作保障母婴安全 

这是一场快速高效的生死之战,从产妇住院发现胎心异常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仅仅用了60余分钟,“刀起刀落”完成快速剖宫产手术仅用了5分钟,这场短短的闪电急救,却是一个家庭由悲痛转为喜悦的艰难路程。母女平安的结局,是产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多部门的齐心协力造就的。这场生死时速,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临危不乱、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 

为保障孕产妇安全,衡水四院产科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治流程,并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学习、人员培训以及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救治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此次抢救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医院日常的训练有素,练就的快、准、精的抢救水平。特别是时刻加强多科室团结协助、紧密配合,这为紧急手术、打赢生命之战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衡水四院产科将继续加大抢救危急重症产妇的培训,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宁夏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宁夏都市网 nxcity.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